亦作“剥琢”。
象声词。敲门或下棋声。
可重叠使用。
亦作“剥琢”。
象声词。敲门或下棋声。
引宋•苏轼 《次韵赵令铄惠酒》:“门前听剥啄,烹鱼得尺素。”
清•钱谦益 《观棋绝句》之六:“疎帘清簟 楚 江秋,剥啄丛残局未收。”
清•阮升基 《修宜兴县旧志》:“是日宿戚 袁氏 家,闻剥琢声,出视无所见。”
可重迭使用。
引唐•韩愈 《剥啄行》:“剥剥啄啄,有客至门。”
亦作“剥琢”。
叩击,敲打。
引唐•高适 《重阳》诗:“岂有白衣来剥啄,亦从乌帽自欹斜。”
清•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汪越》:“向山西行七八里,果见丛树中,有茅屋数椽,门悬韦箔,绕以笆篱。方将剥啄,而老人已扶笻出。”
谓用喙刮啄。
引郭沫若 《山中杂记·菩提树下》:“鸡雏啾啾地在她脚下争食,互相挤拥,互相践踏,互相剥啄着。”
状声词。形容轻轻敲打门户的声音。
引《通俗编·声音》:「高适诗:『岂有白衣来剥啄。』剥啄,叩门声也。」
剥啄,汉语词汇。
拼音:bō zhuó
注音:ㄅㄠ ㄓㄨㄛˊ
解释:亦作“剥琢”。 1.象声词。敲门或下棋声。 宋 苏轼 《次韵赵令铄惠酒》:“门前听剥啄,烹鱼得尺素。” 清 钱谦益 《观棋绝句》之六:“疎帘清簟 楚 江秋,剥啄丛残局未收。” 清 阮升基 《修宜兴县旧志》:“是日宿戚 袁氏 家,闻剥琢声,出视无所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