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僧住山今老朽,逢人说山不去口。
从前所闻见则否,过眼一过为刍狗。
何如此山世希有,一幅云林好心手。
周遭方广盈十亩,土肥泉滑峰棱瘦。
中有天地外无漏,山光水光昼复昼。
两两石楼如老叟,大者兀坐小回首。
大楼之左小楼右,长松低枝与石斗。
众石伛偻若奔兽,前行麋鹿后猿狖。
聚为月窟丰其蔀,仰首窥天通石腠。
散为玉衡布星斗,横数八八纵九九。
路断不断见遗构,有声无声狮子吼。
相传古寺废已久,残碑半缺成蝌蚪。
殿角生尘佛面丑,圆镜当中无净垢。
八门顶礼还抖擞,踏破前人旧窠臼。
归来大笑别良友,此山取作逋逃薮。
君心我心无避就,终当去去去莫后。
把茅盖头瓮遮牖,坐断云根观远岫。
不信名山有神守,管取洞天归两肘。
君不见藏山于泽未为固,夜半有力负之走。
窃负而逃逃者谁,字曰迹删名曰鹫。
游石碣山作。明代。成鹫。山僧住山今老朽,逢人说山不去口。从前所闻见则否,过眼一过为刍狗。何如此山世希有,一幅云林好心手。周遭方广盈十亩,土肥泉滑峰棱瘦。中有天地外无漏,山光水光昼复昼。两两石楼如老叟,大者兀坐小回首。大楼之左小楼右,长松低枝与石斗。众石伛偻若奔兽,前行麋鹿后猿狖。聚为月窟丰其蔀,仰首窥天通石腠。散为玉衡布星斗,横数八八纵九九。路断不断见遗构,有声无声狮子吼。相传古寺废已久,残碑半缺成蝌蚪。殿角生尘佛面丑,圆镜当中无净垢。八门顶礼还抖擞,踏破前人旧窠臼。归来大笑别良友,此山取作逋逃薮。君心我心无避就,终当去去去莫后。把茅盖头瓮遮牖,坐断云根观远岫。不信名山有神守,管取洞天归两肘。君不见藏山于泽未为固,夜半有力负之走。窃负而逃逃者谁,字曰迹删名曰鹫。
成鹫(1637-1722),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。又名光鹫,字迹删,号东樵山人。俗姓方,名觊恺,字麟趾,番禺(今属广东省)人。出身书香仕宦世家。年四十一,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。继法于硕堂禅师,系憨山大师徒孙。与陶环、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。与屈大均、梁佩兰唱酬,粤中士人多从教游。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、肇庆庆云寺、广州大通寺,终于大通。其为人豪放倜傥,诗文亦卓厉痛快,尽去雕饰,颇有似庄子处。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。作品有《楞严直说》十卷、《鼎湖山志》八卷、《咸陟堂集》四十三卷、《金刚直说》一卷、《老子直说》二卷、《庄子内篇注》一卷等。 ...
成鹫。 成鹫(1637-1722),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。又名光鹫,字迹删,号东樵山人。俗姓方,名觊恺,字麟趾,番禺(今属广东省)人。出身书香仕宦世家。年四十一,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。继法于硕堂禅师,系憨山大师徒孙。与陶环、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。与屈大均、梁佩兰唱酬,粤中士人多从教游。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、肇庆庆云寺、广州大通寺,终于大通。其为人豪放倜傥,诗文亦卓厉痛快,尽去雕饰,颇有似庄子处。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。作品有《楞严直说》十卷、《鼎湖山志》八卷、《咸陟堂集》四十三卷、《金刚直说》一卷、《老子直说》二卷、《庄子内篇注》一卷等。
五月八日敝宅修会得春字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盛夏郁郁苦炎氛,诸公一来满座春。翠筱炊烟浮杂俎,腐儒粗粝荐香蘋。酒行未几起者半,会合况岂由乎人。欲托长歌歌不足,金兰为我尽殷勤。
廿一日夜坐忆亡儿 其二。明代。顾清。 视不成形举目存,青灯一盏近黄昏。彭殇竟是谁分出,妄使瞿昙欲断恩。
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。清代。玄烨。 山径纡徐合,溪声到处闻。竹深阴戛日,木古势干云。倚槛听啼鸟,攀崖采异芬。韶华春已半,万物各欣欣。
蝶恋花 客中感春。清代。徐釚。 侬似浮萍漂泊里。不道留侬,到便侬留住。柳絮随风花落处。为侬又惹閒情绪。红泪抛残无一语。滚滚难描,最是伤春句。试问荼蘼开似许。如何春又将归去。